“借这个平台我们提出倡议:加强全国乃至全球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全行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强服务平台系统自身建设……”11月4日,首届中国西部公共采购大会上,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服务中心主任杨娟向来自全球的“圈内”人士发出倡议。
四川在全国首创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管理机制,建成了113项标准组成的公共资源交易标准体系,构建起“项目审批—招标采购—施工验收”的闭环服务体系并在全国多地推广。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曹富国认为,近年来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实践,就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将原来分割的诸多领域的环节和监管环节进行整合,强调服务职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的功能。四川,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根据《公共采购》杂志总编辑何晶的统计,从2015年省级平台交易项目排名来看,虽然四川交易项目排在第四,但交易额是最大的,达到了1915.83亿元。“这么大的交易量,与四川项目多元化密不可分。”
成都的特色最为明显,从成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之初,就把监管服务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一部分,构建起风险防控行政监管的立体式的防控机制。
在杨娟看来,虽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但四川在发挥公共采购枢纽作用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只是全国行业改革的一个缩影。要让公共采购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发挥得更充分,还需要从全国甚至全球市场体系着手,加快全行业改革的创新步伐。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