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阿坝州重点针对全州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挂靠投标、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在已搭建的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平台上,进一步创新完善了五项新规,“五管齐下”重点整治国家投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遏制和打击挂靠、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切实加大预防和惩处力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不出借资质承诺保证金”制度。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后转为“不出借资质承诺保证金”,主体工程完成前,建设单位如发现进场人员与中标项目承诺人员不符、有借资质挂靠嫌疑的,及时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反映,一经查实,取消其中标资格,承诺保证金不予退还,上缴财政。
二是监督观口前移,建立标后签约前的管理制度。中标单位进场时,建设单位应当认真核查,把好标后监管第一关。中标单位收到中标通知书的7-15个工作日内,应按照投标文件承诺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量)员、安全员或总监及现场主要监理工程师,及时组织到岗。建设单位对中标单位项目班子到岗情况核查无误后,双方方可签订合同。如果发现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主要管理人员身份与投标文件承诺人员不一致、投标承诺人员不到岗、出现非中标单位进场,或者弄虚作假的,建设单位暂缓签订合同,并报请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中标资格,“不出借资质承诺保证金”不予退还,投标企业列入“黑名单”,三年内取消其在阿坝州的投标资格,由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不良行为记录公告。
三是建立标中、标后压证管理制度。(一)招标阶段现场验证、压证。采用经评审合理低价抽签中标办法的招标项目,交易中心和建设单位在监督部门监督下,查验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或技术负责人的证件和身份证,并现场压证。如果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监理标段为项目总监)不到抽签现场或携带证件缺失或不符的,视为该投标人自动放弃该项目的抽签机会。若弄虚作假由相关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作出处理。(二)标后压证。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量)员、安全员或项目总监、现场主要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或职称证原件在签约前压证,并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是建立项目监督管理严查重处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工程管理考核制度,对存在买标卖标、借牌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或者工程管理混乱、进度严重滞后、质量不能保证的项目,实行约谈承包单位法人、整改和清退出场处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时发布不良行为记录公告。
五是建立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标候选企业约谈和履约承诺制度。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标候选企业约谈和履约承诺制度,依据招标文件对合同签订、施工组织、工期与质量、项目班子人员管理及前期准备工作等事项提出了明确要求,严格按招标文件执行。明确告知国家、省州的相关规定,禁止将工程违法挂靠、转包、分包;禁止项目经理“脱岗”,项目管理主要人员必须进驻工地。明确履约承诺,中标单位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承诺,并签订承诺书。目前,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业主、相关监督部门已开展2个重点项目的约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