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村寨就是美丽的香巴拉
■记者 叶其军

马尔康县松岗村
小金、金川、马尔康、黑水四县地处阿坝州腹心地带,长久以来,由于地域、自然条件等因素使四县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受到很大限制。
自阿坝州实施“三百”示范工程以来,各县坚持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牧民增收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超前规划、深入推进“四改两建调结构”,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切实提高水、电、路和通信、沼气等配套水平,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生产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让高半山和一些边远地区的群众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黑水县瓦钵乡瓦钵村
日前,阿坝州委常委、副州长白理成率阿坝州“三百”示范工程验收考核小组在小金、金川、马尔康、黑水四县先后走访16个村寨,完成了第二片区的检查考核工作。记者也随之感受了一番四县群众的幸福新生活。
高半山致富前景好
海拔3300余米的小金县抚边乡麦龙村,因山高坡陡,险峻的地势为该村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三百”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小金县将其纳入“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并坚持规划优先、因地制宜原则,以“完善基础设施、服务生产生活、形成产业基地”为建设目标,投入资金780余万元,分别从户改工程、公共服务、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把改善示范村群众生活条件作为幸福美丽村寨最基本要求,并创新性地在全州“四改两建”的基础上提出“七改四建”(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院、改貌、改陋;建清洁能源、建集污设施、建安全住房、建通畅道路)。
小金县抚边乡麦龙村
除大力发展该村传统畜牧业以外,还依托小金县马铃薯加工厂,大力发展马铃薯、绿豌豆、油菜等经济作物,使老百姓收入明显增加。如今,村内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民主管理和文明程度进一步增强,村民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现在劳动后,可以回家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了。”海拔2900余米的金川县英布汝村,家家户户安上了太阳能,建起了独立的洗浴间、卫生间和厨房,全村176户民居进行了特色风貌建设,安装了环卫收集站和路灯等设施,让村民全面享受现代生活。该村还建设起了蔬菜、道地中药材、沙棘、花椒四大基地,实施了猪种改良,试种玉米良种100亩,种植道地中药材150亩,种植蔬菜300亩。全村群众不仅生活变了样,经济收入也跃上新的台阶。
……
麦龙村和英布汝村的巨变,正如白理成在检查验收中的感言:在高半山村寨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挑战,其中艰辛不言而喻,成功背后凝聚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同时,幸福美丽家园的建设成功更是一种证明,证明了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县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能力让全州各地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美丽的生活。
幸福新村的新模式
金川县八角塘村地处公路沿线,因为这里拥有号称全世界最高的碉楼而成为旅游热土,吸引了众多自驾游客的光临。
“环境好了,家里的居住条件也好了,游客就多了,我们的收入自然也增加了。”村民张素芳这样形容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后的新生活。在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中,该村174户用上了太阳能,78户用上了沼气。同时还积极利用当地文化、风景和区位优势,打好旅游牌,让游客体味到独特的藏羌风情。收入增加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064元。
金川县马尔邦乡八角塘村
“这辈子根本没想到我还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还有用太阳就能烧水的新玩意儿!”在小金县康乐村,村民嘎地本告诉记者,“歌中不是唱到‘香巴拉并不遥远’吗?其实,我们的村寨现在就是美丽的香巴拉。”据了解,该村80余户都是牧民,在小金县幸福美丽家园的建设中,该村被定为示范点,通过打造幸福美丽村寨,改变了牧民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习惯,使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为表示对党委政府的感谢和对幸福美丽新生活的向往,当地村民把10月24日幸福美丽家园验收这天作为他们一个全新的节日——“康乐节”。
马尔康县松岗镇七里村家家户户安上了太阳能,建起了独立的洗浴间、卫生间和厨房,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通硬化道路等“五通”,让村民们全面享受现代生活。通过“四改”“两建”“五通”的幸福美丽家园建设,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张荣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清澈的山泉水接进了家里,她家的厨房和卫生间同城里一样用上了自来水。在该村群众中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幸福家,农村不比城市差!”……
随行中记者得知,为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幸福美丽村寨的打造,小金、金川、马尔康和黑水四县及州“三百”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组织干部深入一线,加强工作指导,搞好协调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州级部门各结对帮扶单位也抽派得力干部,驻点开展工作,与乡(镇)、村的干部一道,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如今,阿坝州腹心四县各幸福美丽家园不仅村寨面貌焕然一新,人居条件更是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更殷实,更加幸福。